政策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公告》,优化政策框架鼓励资金投向早期、小型、长期及硬科技领域,推动构建债券市场"科技板"[1] - 2022年5月沪深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正式推出科创债及科创票据,2023年证监会发布《推动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加速发行[2] - 2025年3月央行宣布联合多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重点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2] 市场数据 - 5月科创债总发行量达3483.29亿元,同比增长402.5%,创2022年以来单月最高发行规模[1] - 截至6月27日新发科创债整体规模约5685亿元,其中银行发行规模占比近四成(2190亿元/21家银行)[1] - 银行科创债票面利率处于1.17%~1.95%区间,反映低利率环境与政策支持效应[1] 发行案例 - 建设银行发行首笔300亿元金融类科创债,3年期品种(250亿元)票面利率1.65%获2.3倍认购,5年期品种(50亿元)利率1.76%获2.1倍认购[3] - 建设银行通过科创债助力23家科技型企业及股权投资机构融资超340亿元,协助5家银行机构融资550亿元[6] - 苏州金合盛控股通过科创债募资6亿元支持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案例企业苏州无双医疗借此加速核心技术与产能突破[7] 资金投向 - 募集资金精准投向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2] - 江苏省国信集团发行全国首单"绿色+两新+科创"债券支持盐穴压气储能项目,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369万吨[6] - 天津市医药集团通过科创债募资3亿元用于科研技改,利率较传统融资低21BP,节约成本400万元[7] 行业影响 - 科创债破解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瓶颈,提供"耐心资本"支持研发攻坚与智能化改造[8] - 建设银行通过商投行一体化服务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提升资源配置效能[9] - 债券市场"科技板"成为激活创新动能的重要金融工具,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8]
建设银行积极参与科创债发行热潮 单笔300亿金融债创市场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