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最新研究表明,使用AI进行写作会增加认知负荷
新京报·2025-07-01 12:30

人工智能工具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 频繁使用AI工具可能导致用户在神经、语言和行为层面表现不佳,研究显示仅使用大脑写作的小组在创造性构思和语义处理方面表现最佳 [1] - 54名用户分组测试中,纯人脑写作组的文本在表达和词汇独特性上优于使用大型语言模型和谷歌搜索的组别 [1] - 脑电图记录显示,不使用AI工具时用户大脑的注意力和语义处理活动更活跃 [1] 用户对作品的归属感差异 - 近90%的大型语言模型用户对作品缺乏归属感,而纯人脑写作和谷歌搜索用户仅10%存在此问题 [2] - 纯人脑写作组更关注内容本质("什么"和"为什么"),其他组则更关注执行层面("如何写") [2] - 大型语言模型用户倾向于复制粘贴工具输出,而非融入原创想法和个性化编辑 [2] 认知债务与长期影响 - 频繁使用AI工具的用户切换至纯大脑写作时仍存在"认知债务",表现为记忆痕迹弱化、自我监控能力下降和内容碎片化 [4] - 过度依赖AI可能导致表面流利但无法内化知识,阻碍深度认知处理和真实参与 [4] - "谷歌效应"表明用户更倾向于记忆信息获取路径而非信息本身,大型语言模型加剧了这一趋势 [4] 效率悖论 - 理论上AI工具应提升效率,但实际用户因反复调整内容花费更多时间,延长任务周期 [5] - 效率衡量需考虑用户对流程和最终产品的关注度下降等隐性成本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