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场安检口处被扣留的充电宝一箱又一箱”,行业迎“安全风暴”:120万台产品召回,价格或上涨15%

行业监管动态 - 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无3C标识、标识不清或被召回的充电宝登机[3]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撤销或暂停罗马仕、安克创新、绿联、倍思、安普瑞斯、小米等品牌3C认证[3] - 2024年8月起锂离子电池等产品未获3C认证将禁止流通[10] 公司召回事件 - 罗马仕召回49万台充电宝 因部分电芯原材料可能导致过热燃烧[3][8] - 安克创新召回71.3万台充电宝 因供应商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3][8] - 两家公司合计召回120.3万台 创国内充电宝召回数量纪录[3] 供应链问题分析 - 电芯占充电宝成本60%-70% 低价电芯市场份额达70%[8] - 低价电芯多采用降级材料或梯次电池 隔膜厚度不足易引发安全隐患[8] - 安克创新将建立电芯检测实验室 监控供应商生产数据[12] 行业技术挑战 - 快充技术3年内从20W升至240W 但监管标准滞后[11] - 现有规范未涵盖电芯长期循环后的热失控测试[9] - 部分厂商私自修改电路设计 未同步升级散热方案[9] 市场影响预测 - 行业从价格战转向安全战 充电宝价格或上涨10%-15%[4][11] - 头部品牌将整合供应链 淘汰低价低质产能[4] - 监管趋严将推动电芯溯源管理 不合规厂商退出市场[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