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3C标识充电宝禁登机,确保硬件安全也要跟上软服务

民航局新规与充电宝安全 - 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型号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1] - 新规背景涉及近期部分品牌充电宝大规模召回及多起机上充电宝起火冒烟事件 [1] - 深圳、长沙、成都等地机场已先行实施类似禁令 [1] 行业召回与生产问题 - 安克创新召回移动电源因"供应商擅自变更电芯原材料存安全隐患" [1] - 罗马仕召回涉"部分电芯原材料来料原因" [1] - 罗马仕、安克创新、倍思、绿联等品牌多个3C认证证书自6月初起被暂停 [1] 市场监管与不合格率 - 市场监管总局2020-2023年网售充电宝抽检不合格率从19.8%升至44.4% [1] - 2023年8月1日起对锂离子电池和移动电源实施CCC认证管理 2024年8月1日起未获认证产品禁售 [2] 机场执行与旅客影响 - 此前机场主要检查充电宝额定能量(≤100wh可携带 100-160wh需批准 >160wh禁止) [2] - 新规仅提前一天通知 旅客无3C认证充电宝处置问题待解决 [2] - 机场充电设施能否满足旅客需求成为政策衔接中的民生细节 [2] 安全事件案例 - 5月底南方航空航班因相机电池和充电宝冒烟返航 [1] - 6月10日山东航空航班因充电宝冒烟紧急处置 [1] - 6月13日上海航空航班充电宝冒烟 乘客用矿泉水扑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