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垃圾治理机制不健全,生态环境部将推动各地建立长效机制
南方都市报·2025-06-25 09:08
海洋垃圾治理成效 - 沿海城市以65个毗邻城市建成区的海湾为重点对象持续开展海洋垃圾清理行动[1] - 相关海湾岸滩垃圾平均盖度从去年夏季的5.14‰下降至今年春季的1.25‰ 总体降幅达75.6%[1] - 全国65个海湾中去年发现的157个海洋垃圾集中分布岸段(总长度126公里)已基本完成存量垃圾清理[2] 协同治理机制 - 江苏省启东市通过签订"垃圾不入海"多元共治协议从源头抓好海洋垃圾治理[2] - 福建省厦门和漳州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共同加强厦门湾及九龙江入海口的漂浮垃圾清理[2] - 实现部门协同、区域联动、多方参与的治管协作机制[2] 回收利用体系 - 浙江省建成36个海洋塑料垃圾收集点实现沿海地市县区全覆盖 累计回收利用海洋塑料废弃物5.08万吨[2] - 上海江苏山东海南等省份建立各具特色的海洋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模式[2] - 金融机构将海洋塑料回收利用纳入绿色金融支持项目清单[2] 公众参与与长效机制 - 沿海各地和社团组织常态化开展各类公益净滩活动[3] - 将重点建立健全海洋垃圾治理与监管责任机制和组织实施体系[3] - 持续推进海洋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工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