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芳源股份: 广东芳源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评级调整 - 主体信用等级从A-下调至BBB,评级展望维持稳定 [4] - 芳源转债信用等级从A-下调至BBB [4] 财务状况 - 公司连续两年大额亏损,2024年净亏损4.27亿元,2023年净亏损4.56亿元 [4][6] - 总债务从2023年的18.17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20.85亿元,杠杆水平高位上升 [4][6] - 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的65.90%攀升至2024年的81.66% [4][6] - 现金短期债务比维持在0.34的低位,速动比率为0.68,流动性风险加大 [4][6] -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为-1.30,FFO/净债务为-15.20%,偿债能力指标表现较差 [4][6] 经营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1.61亿元,较2023年的21.02亿元略有增长 [4][6] - 销售毛利率为-5.17%,较2023年的2.63%大幅下降 [4][6] - 前驱体业务收入大幅下降,从2023年的16.55亿元降至2024年的7.93亿元 [16] - 硫酸盐和碳酸锂业务收入大幅增加,但毛利率均为负值,尚未贡献利润 [16][19] 行业环境 - 三元锂电池市场份额持续下降,2024年三元正极材料市场份额降至约20% [6][12]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份额上升至73.7%,成为正极材料主要增量来源 [12] - 上游镍、钴、锂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行业竞争加剧,加工费下调 [6][13][15] - 碳酸锂价格降至6.05万元/吨的历史低位 [15] 业务转型 - 公司持续推进产品多元化转型,将部分前驱体产线改造为碳酸锂产线 [5][6] - 2024年硫酸盐类产品收入6.26亿元,碳酸锂收入3.64亿元,占比均超过15% [16][19] - 客户类型覆盖前驱体、正极材料、电芯等锂电企业和金属贸易商 [5][6] - 但新业务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68.29% [21] 产能与订单 - 前驱体产能利用率仅25.44%,碳酸锂产能利用率仅19.39%,整体产能利用率很低 [23] - 截至2025年3月末,在手订单数量3,864.36吨,预计金额1.79亿元 [22] - 产线改造基本完成,预计未来资本开支较小 [22] 技术实力 - 公司拥有"萃杂不萃镍"湿法冶炼技术,为业务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5][17] - 2024年新增"一种硫酸镍、硫酸锂的分离提纯方法"发明专利,提升锂和镍的回收效率 [5][17] - 但研发投入同比下降26.68%,研发人员从144人下降至122人 [18] 同业比较 - 公司总资产30.90亿元,远低于同业华友钴业(1365.91亿元)、中伟股份(730.23亿元)和格林美(667.97亿元) [7] - 销售毛利率-5.17%,显著低于同业华友钴业(17.23%)、中伟股份(12.12%)和格林美(15.29%) [7] - 资产负债率81.66%,远高于同业平均水平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