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鮰鱼行业具有完整的产业链结构 涵盖上游水产药物饲料苗种供应 中游养殖与加工 以及下游餐饮医药保健等多元化应用领域[1][9] - 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2023年鮰鱼产量达44.1万吨 2024年预计增至47.02万吨 主产区集中在四川广东湖北河南广西湖南六省 合计占比全国产量的78.88%[2][14] - 养殖面积稳步扩张 2023年养殖面积为25.31万亩 同比增长6.70% 2024年预计达26.67万亩 体现行业规模化发展趋势[12][15] - 行业集中度较低 龙头企业通过构建完整产业链实现资源整合与风险内部消化 提升整体效益[2] - 华经产业研究院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方法 基于SCPSWOTPEST等模型发布《2025-2031年中国鮰鱼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为行业提供深度分析与投资参考[2][18] 鮰鱼生物学特性与分类 - 鮰鱼学名为长吻鮠 属于硬骨鱼纲鲇形目鱯科鮠属 俗称江团肥沱肥王鱼 具有极高食用价值与经济价值[1][6] - 按体色分为红鮰鱼与黑鮰鱼 红鮰鱼广泛分布于长江水系及辽河淮河闽江至珠江等东部水系 黑鮰鱼为市场主流销售品种[1][6] - 红鮰鱼为底栖性鱼类 栖息于水流缓慢水深多隐蔽物的水体 冬季在干流深水砾石夹缝中越冬[1][6][8] - 肉食性 以水生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小型鱼类动物尸体为食 偶捕食青蛙及陆生昆虫[8] - 喜温性 生存临界水温0-38℃ 最适生存水温24-28℃ 摄食临界水温10-32℃[8] - 夜行性 怕光喜暗 视觉退化 依靠嗅觉与触须猎食[8]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水产药物饲料苗种供应网箱等 为养殖提供药物保障营养支持与优质苗种[1][9][10] - 中游为养殖与加工环节 凭借先进养殖技术与加工设备实现高效养殖与深加工[1][9][10] - 下游应用于餐饮医药保健等领域 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1][9][10] 产量与养殖规模 - 2023年产量44.1万吨 2024年预计47.02万吨 在特色淡水鱼中产量仅次于罗非鱼鲈鱼黄颡鱼乌鳢鳜鱼[2][14] - 主产区为四川广东湖北河南广西湖南 六省产量占比全国78.88%[2][14] - 2023年养殖面积25.31万亩 同比增长6.70% 2024年预计26.67万亩[12][15] - 行业具适应性强生长快易饲养易起捕出肉率高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 方便精深加工[12] 行业竞争与企业分析 - 行业集中度较低 企业多从事单一环节 龙头企业通过构建完整产业链实现规模化经营与风险内部消化[2] - 广东何氏水产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 集种苗孵化养殖加工冷链物流销售于一体 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带动超1.8万户农户 覆盖养殖面积超30万亩 年交易量超6万吨 产值超20亿元[16] - 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1996年成立江苏省滩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0亿元 总资产超80亿元 聚焦海洋产业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特色现代农业三大主业[16] - 江苏省东辛农场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 以淡水养殖为核心 注册资本1000万元 拥有17项行政许可及6项专利技术[16]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 主营绿色农业与绿色能源 为全球领先水产饲料及畜禽饲料生产企业 年饲料产能超1000万吨[16] 研究报告方法论与内容 - 华经产业研究院采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方式 使用SCP模型SWOT分析PEST分析回归分析SPACE矩阵等模型与方法[2] - 报告涵盖行业发展环境市场供需产业链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经营现状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等内容[18][20][22][23][24][25][26][27][28][29][30] - 数据来源为一手与二手资料结合 通过严格数据清洗加工与分析内控体系确保研究成果客观科学[18]
2025年中国鮰鱼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趋势预测
搜狐财经·2025-06-20 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