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货量翻倍,中国AI眼镜超级繁荣的“三重门”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19 11:33

智能眼镜市场发展现状 - 全球智能眼镜市场第一季度出货量达148.7万台,同比增长82.3%,中国市场出货量49.4万台,同比增长116.1% [2] - 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在中国市场出货量35.9万台,同比增长197.4%,雷鸟新品V3带动增长显著 [3] - AR&ER市场出货8.6万台,占比63.8%,同比增长64.0%,主要由Xreal、雷鸟、星纪魅族推动 [4] 产品趋势与技术创新 - 轻量化成为主流趋势,Rokid Glasses全球订单突破25万台,重量仅49g [4] - 高通发布骁龙AR1+ Gen 1芯片,内置神经处理单元支持端侧运行小型语言模型 [1] - 大模型(如通义千问、DeepSeek)提升智能眼镜多模态交互能力,预计2025年更多厂商入局 [6] 市场竞争格局 - 国内市场呈现"百镜大战",雷鸟、Xreal、李未可等厂商密集发布新品 [1][3] - 国内产品多对标Ray-Ban Meta,供应链无显著技术壁垒,但需验证Meta玩法在中国市场的适用性 [4] - 博士眼镜已与星纪魅族、雷鸟创新等6个品牌合作,线下渠道竞争加剧 [10] 用户需求与产品设计 - 轻量化和美观度成为关键需求,甚至优先于智能化 [2] - 需平衡"不可能三角"(轻量化、高性能、长续航),智能化占比不宜超过40% [7][8] - 传统眼镜厂商强调功能性、外观时尚与舒适度三者结合,芯片选择影响产品体验 [8] 渠道与商业化路径 - 线下渠道出货量同比增长75.3%,传统眼镜渠道合作成为增长点 [9][10] - 智能眼镜从手机补充场景转向独立完成打车、导航等任务,价格区间数百至数千元 [9] - 消费级轻量级眼镜商业化路径更清晰,增速将显著领先其他形态产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