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改革核心内容 - 设立科创成长层以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 [1] - 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将全部纳入科创成长层,调出条件实施新老划断 [1] - 科创成长层作为增量改革载体,可试点更具包容性的政策,如预先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7][8] 科创成长层企业纳入情况 - 科创板已支持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上市,其中22家已实现盈利,32家尚未摘帽 [2] - 去年"科创八条"发布后新增受理4家未盈利企业,包括西安奕斯伟材料、北京昂瑞微电子等 [2] - 存量未盈利科创板公司和新上市未盈利公司将共同纳入科创成长层 [2] 调出科创成长层标准 - 新注册未盈利企业需符合科创板第一套上市标准(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不低于5000万元或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不低于1亿元) [3] - 存量企业符合现行取消特殊标识条件(上市后首次实现盈利)可调出 [3]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 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成长层交易需满足科创板现有适当性要求,投资新注册未盈利企业还需签署专门风险揭示书 [5] - 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简称后添加"U"作为特殊标识 [5] - 要求企业披露未盈利情况及风险,持续督导机构需就研发、盈余改善等风险发表意见 [5][6] 对资本市场影响 - 科创成长层与主板、创业板、北交所形成阶梯式布局,功能互补(主板成熟企业、创业板成长型企业、北交所早期中小科创企业) [7] - 帮助未盈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减轻现金流压力,加速技术转化 [8] - 券商投行业务可向早期延伸,增强VC功能,未盈利项目退出通道和并购联动需求有望增加 [8] - 一级市场积极性恢复,创业型和大公司内部孵化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打通 [9]
设立科创成长层,投融市场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第一财经·2025-06-19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