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平等保护 - 加强对违规异地司法案件审查,严防趋利性司法,聚焦扩张管辖、人为制造异地管辖、以轻缓刑诱导认罪认罚等情形 [2] - 开展"商事法官助小微"行动,防止中小微企业在市场交易、创新创业中的弱势地位转变为诉讼中的不利地位 [2] - 助推金融赋能创新,从科技人才合理流动、妥善化解产学研融合纠纷等方面激发创新主体内生动力 [2] - 加强数字经济司法保护,高标准建设南京数据资源法庭,出台15条举措服务打造万亿级软件产业集群 [2] - 探索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规则,平等保护中外投资者合法权益 [2] 精准司法服务供给 - 推动"百名法官进企业""百名企业家进法院"活动4.0版走深走实,完善宜商司法服务平台运行规则,在企业集聚地增设宜商司法平台 [3] - 建立保全快速反馈、保全异议快速响应机制,完善涉保全案件快审快执机制,常态化开展涉企专项执行行动 [3] - 开展新公司法和民营经济促进法等法治宣讲,助企开展"法治体检",设置企业关切全流程主动回应清单,设立"宁法助企护营商开放日" [3] 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 依法适用《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保障经营主体及时获得支付 [3] - 严格落实"非禁即入"政策,支持行政机关建立"首违不罚"、减轻处罚和从轻处罚三张清单,依法纠正"小过重罚"、违法设立市场准入门槛、趋利性执法等不当行为 [3] - 加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前瞻性研究,提升对首发经济创新业态包容度 [3] - 依法规制恶意索赔、惩治违法索赔,严惩自媒体对经营主体的敲诈勒索、恶意诋毁商家声誉等行为 [3] 规范公正文明司法 - 健全重大项目司法保障工作机制,护航重大项目建设 [4] - 深化长三角区域司法协作水平,持续发挥"宁聚力"机制和"4+4"专业法庭矩阵的立体化安商护企优势 [4] - 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加强对商会调解指导,支持在扬子江法务区探索商事调解市场化运作机制 [4] - 合理区分执行"失信"与履行"失能",引导失信企业主动纠错、重塑信用 [4] - 健全破产处置府院协调联动机制,推动破产公共服务迭代升级,提高"办理破产"的集成度和便利度 [4]
南京中院出台优化法治营商环境16条举措
江南时报·2025-06-18 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