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人事变动 - 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技术副总裁艾锐、产品副总裁蔡娜在三个月内相继离职,引发公司剧烈震荡 [1] - 此次人事动荡被视为公司发展必经的"成年礼",可能促使长城汽车重新审视智驾战略 [1] 公司背景与优势 - 毫末智行脱胎于长城汽车技术中心,前身为2015年长城ADAS团队,具备天然技术积累优势 [2] - 作为长城"嫡系",直接获得魏牌、坦克等品牌量产项目支持,已实现高速NOA、记忆泊车等功能在20余款车型落地 [2] - 依托长城数百万辆汽车保有量,建立DriveGPT数据智能体系,拥有数据采集和算法迭代优势 [4] - 2021年底完成10亿元A轮融资,估值超10亿美元成为独角兽,获美团、高瓴创投等投资 [4] 发展困境与挑战 - 城市NOA功能落地延迟,原计划2023年搭载的魏牌摩卡车型未能如期实现 [5] - 身份定位模糊:难以平衡"长城内部研发部门"与"独立Tier 1供应商"双重角色,外部客户拓展受阻 [5] - 营收高度依赖长城汽车,外部订单仅来自二线品牌和商用车,商业模式更接近"成本中心" [7] - 面临华为全栈方案、大疆性价比方案及车企自研模式的三重竞争压力 [7] 未来战略选择 - 选择一:完全回归长城体系,效仿现代摩比斯成为深度整合的内部供应商 [10] - 选择二: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彻底独立,但面临失去长城支持的风险 [11] - 选择三:收缩战线聚焦差异化领域,如数据服务或特定场景解决方案 [12] 行业启示 - 事件反映OEM孵化科技公司在市场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断奶"阵痛 [12] - 高管变动可能为公司战略重塑创造机会,需明确长期发展路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