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工程攻坚战在行动 科尔沁沙地披绿装
新华网·2025-06-18 01:31
治沙工程进展 - 彰武县沙化土地面积曾占全县总面积的96%,一年有240天左右在刮风[3] - 森林覆盖率从2.9%提升到30%以上,"三北"防护林带向科尔沁沙漠腹地推进了13公里[5] - 实施以树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以光锁沙"四大工程",构建防风固沙体系[5] 树种改良与科学治沙 - 侯贵在2400亩沙地栽种20余万棵树木,现进行林地改良,间隔种植油松和元宝枫以降低病虫害风险[1] - 樟子松嫁接红松试验项目成活率超过90%,可缩短红松生长周期、提升结果速度[3] - 红松病虫害少、种子经济价值高,嫁接有利于形成可持续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局面[3] 光伏治沙创新模式 - 后新秋镇烧锅村1700亩农田安装太阳能板,1.8米高立柱下方种植黄豆、高粱[5] - 光伏发电板起到遮阴棚作用,遮光降温并减少水分蒸发,将"沙窝窝"变为"香饽饽"[5] 历史治沙成果 - 几十年前将樟子松从寒温带南移栽种在彰武县,成为科尔沁沙地防风固沙的明星树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