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核心内容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在2020年1479号文基础上新增14项任务38条具体措施 聚焦办电便捷化 供电高质化 用电绿色化 服务普适化 监管协同化改革 目标到2029年巩固"获得电力"国际竞争优势并提升群众满意度 [1][3] 监管体系优化 - 明确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牵头负责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工作 保持三位一体责任链条 指导基层解决群众办电用电"急难愁盼"问题 [5] - 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需开展横向多维度协同和纵向穿透式监管 建立12398投诉转办和协同联办机制 压实供电企业"一口对外 首问负责"工作机制 [6] - 建立全场景数字化监管平台和联动培训机制 打破信息孤岛并构建上下贯通 横纵协同的现代化监管体系 [7] 办电服务升级 - 用电容量小于160千瓦的各类民营经济组织全部纳入"三零"服务(零上门 零审批 零投资) 推行契约接电服务保障民营企业用电需求 [8] - 无电力外线工程低压非居民用户办电时限由15个工作日压减至5个工作日 推动线上办电功能实现"全程网办"和"一次都不跑" [9] - 扩大"电水气网"联合办理服务范围 推出"销户+退费"等组合套餐 建立跨省办电服务机制解决"多头跑"问题 [10] 供电质量提升 - 完善频繁停电全链条治理 引入群众监督机制作为检验标准 建立供电可靠性奖惩机制 [11] - 构建配电网智能巡检体系 推行"一停多用"减少重复停电 建设资金向农村 老旧小区等供电薄弱区域倾斜 [12] 绿色用电推进 - 公开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信息 健全充电设施用电报装服务机制 建立绿电绿证宣传推广机制 [13] - 免费提供电能监测 能效诊断等公共服务 鼓励规范提供用户侧能源托管服务 同时加强反垄断监管 [14] 民生用电保障 - 分类整治非电网直供小区 利用"两新"资金支持政策治理存量问题 同步验收增量小区正式用电设施 [15] - 健全民生用电保障机制 加强迎峰度夏/冬期间供配电设施检测 聚合政企网格资源实现政策信息直达用户 [16] 区域实施计划 - 南方能源监管局将制定贯彻落实措施 打造典型案例和示范区 指导供电企业完善规章制度和数字化服务举措 [16] - 开展分层分级培训宣贯 推动供电服务一线人员掌握新业务要求 并建立跨区域能源监管合作机制强化执法协同 [17][18]
南方能源监管局局长郑毅解读“获得电力”新政
中国电力报·2025-06-17 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