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视野 | 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

新旧动能转换理论框架 - 新旧动能转换通过培育和改造推动经济发展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新动能包括人工智能 量子信息 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旧动能涵盖制造业 农业等传统领域 二者呈现破立并举 协同共生的辩证统一关系[3] - 新旧动能转换涵盖动力机制转换 产业结构升级 制度体系重构三个维度 动力机制从资源投入转向知识 技术 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 产业结构构建以新技术 新产业 新业态 新模式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 制度体系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4] - 需把握破与立 量与质 内与外三组辩证关系 破是破除落后产能对资源要素的锁定效应 立是建立制度创新体系 量是保持合理经济增速 质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内是挖掘内需潜力 外是融入全球化提升产业链地位[5] 新旧动能转换现状与挑战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8% 全国建成近万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重要推动力[6] - 技术替代存在断层效应 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脱节 实验室技术与产业化落地存在鸿沟 大型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70% 占市场主体90%以上的中小企业受资金人才制约难以创新 要素流动存在制度性障碍[6] - 2024年第三产业占比仍低于发达国家70%的平均水平 传统制造业占比过高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有待提升 产业内部出现高端短缺与低端过剩并存现象 新动能成长速度较慢无法有效替代旧动能[7] - 区域差异呈现东强西弱 南强北弱的分化格局 东部沿海进入工业化后期 中西部处于工业化中期 旧动能依赖高碳路径 绿色转型成本较高使部分企业陷入经营困境[8] 新旧动能转换实践路径 - 强化核心技术攻关与全链条创新协同 构建技术加场景双向赋能机制 探索建设国家级产业创新联合体 在重点产业集群布局中试服务平台 持续推广工业云平台应用 建设垂直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9] - 推动要素流动由行政主导转向市场主导 健全土地 劳动力 资本 技术 数据等要素市场化定价与交易机制 强化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构建数据确权 流通 交易 安全治理体系 试点要素配置负面清单制度 建设区域性数据交易中心 实施人才飞地计划[10] - 差异化布局区域功能 东部聚焦新兴产业卡位 中部强化传统产业升级 西部承接梯度转移 打造跨区域产业协作示范区 建立飞地经济利益共享机制 实施链长制加分层次双轨管理[11] - 深化市场机制改革推进三提一优 减少行政干预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 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提供贴息贷款 发行专项债券 设立国家级绿色转型基金 探索建立容错纠偏动态调整机制[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