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拧紧新技术发展的“安全阀”(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2025-06-15 21:51

AI安全与治理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数据显示2024年AI风险事件总数比2022年增加约21.8倍[1] - 规范AI发展不等于设限 而是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沿健康可持续方向前进[1] - 技术发展与治理需同步推进 政策法规需动态完善以匹配技术进步[2] 政策法规进展 - 中国已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实行分类分级监管[2] - 《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要求对AI生成内容进行显著标识[2]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推进生成到传播全链条治理[2] 企业责任与实践 - 腾讯对违规"AI洗稿"行为进行限制和清理[3] - 抖音对不当利用AI生成虚拟人物的内容实施严格处罚[3] - 今日头条2024年处理低质AI内容超93万条[3] 技术创新防御 - 合合信息开发新型检测技术可识别图像篡改痕迹[4] - 浙江团队研发"电子标识"技术可破坏被AI加工的音视频[4] - 奇富科技智能风控系统2024年发布AI反诈提醒13.8万次 劝阻潜在受害者2.9万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