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田间到舌尖 新技术带来新滋味(经济新方位·特产背后的故事)
人民日报·2025-06-14 21:37

种植技术升级 - 北京市平谷区京瓦温室园艺示范园采用智能玻璃温室大棚技术,实现每平方米小番茄年产量达22公斤 [2] - 大棚配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时调节温度、湿度、光照、水肥和二氧化碳浓度,透光率高达91.5% [2] - 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滴箭"精准供给,避免资源浪费,生菜年收获可达9-10茬,远超露天种植的2-3茬 [3][4] - 温室采用钢化漫散射玻璃和通风系统,夏季降温、冬季保暖,营造四季适宜的微气候环境 [3] 农产品加工创新 - 贵州恒力源天然生物科技公司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将刺梨加工成果汁等20多种产品,年产能达5.3万吨 [5] - 采用膜浓缩提取工艺保留95%维C,出汁率提高5%,污水排放减少80%,原汁体积缩小25%-33% [7] - 优化破碎机刀片参数和气囊带式压榨技术,避免破坏刺梨籽,提升果肉营养保留率 [7] - 公司年消化5000吨刺梨鲜果,生产原汁3000吨,年产值1亿元 [7] 冷链物流智能化 - 山东胶州利群智慧物流基地通过自动化流水线将里岔黑猪肉从收货到加工时间压缩至3小时以内 [9][10] - 气调包装技术调节氧气与二氧化碳比例,抑制氧化和细菌生长,延长保质期 [10] - 冷链物流车配备实时监控系统,全程保持0-4℃胴体中心温度,700公里配送可在24小时内完成 [11][12] - 智慧物流平台实现车辆位置、温度、路线的全程可视化追踪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