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群众忙在一个“频道”上(一线行走)
人民日报·2025-06-11 22:11
核心观点 - 通过举办“村声音”系列文化活动成功回应了村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将群众诉求转化为具体行动,增强了乡村活力与内部凝聚力 [1][2] - 活动将文化舞台延伸至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促进了干部群众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合力,形成发展促振兴的强音 [2] 活动背景与决策过程 - 村民明确表达了文化活动少的需求,但初期镇村干部因忙于基础设施建设等“主业”而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的活动并暂时搁置 [1] - 经过反思与讨论,基层干部认识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是新时代的“急难愁盼”,并达成共识将群众诉求作为努力方向 [1] 活动实施与创新 - 面对各村参与度不平衡和专业人才缺乏的困难,采取了以赛促演(如擂台赛、组合赛)和发挥乡土文化能人(“民星”)领唱等措施来激发积极性 [2] - 活动持续两年多,从2023年“村声音”决赛发展到2024年、2025年的“村晚”等系列文化活动 [2] 活动成效与影响 - 文化活动显著丰富了乡村生活,当初反映问题的村民已成为村合唱队的“台柱子”,村民有空便一起排练节目,气氛热闹 [2] - 活动把“人”聚在一起,让“心”相连,干部群众在台上合唱,也在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形成合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