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过剩格局短期难以扭转 锂价或持续走低

能源转型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 - 能源转型显著影响大宗商品市场,石化类传统能源消费增量份额持续被新能源替代,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带动锂、钴等电池金属消费大幅增长 [1] - 2022年碳酸锂价格一度飙升至60万元/吨,钴价突破57万元/吨(国际钴价约8万美元/吨) [1] 碳酸锂市场供需变化 - 过去3年碳酸锂产能持续扩张,盐湖提锂等技术发展降低生产成本,供应急剧增加,同时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速放缓,电池级碳酸锂需求增速随之放缓,导致供应过剩、库存高企,价格大幅下跌 [1] - 行业进入减产和产能出清的初期阶段(洗牌阶段),碳酸锂价格跌势进入后期,但完成筑底仍需时日 [1] 碳酸锂生产成本与产能情况 - 外购锂云母精矿生产碳酸锂现金成本约7.4万元/吨,自有锂云母一体化生产成本约6.3万元/吨;外购锂辉石现金成本约7.7万元/吨,自有锂辉石成本约6.5万元/吨 [3] - 部分企业如永兴材料(002756)碳酸锂单位生产成本低至5.1万元/吨,盐湖提锂成本在3万~4万元/吨,盐湖股份(000792)锂盐产品毛利率高达50.68% [3] - 锂辉石与锂云母价格持续下跌,碳酸锂成本可能进一步下行,企业利润存在回升空间,例如澳大利亚6%品位锂辉石精矿CIF均价从4月7日的825美元/吨降至5月26日的645美元/吨,跌幅达21.8% [3] 企业产能利用率与工艺差异 - 拥有锂矿和盐湖资源的企业开工率维持高位,藏格矿业(000408)和盐湖股份产能利用率达100%,永兴材料和天齐锂业(002466)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5%和75% [4] - 原料自给率不足且成本偏高的企业如永杉锂业(603399)、赣锋锂业(002460)产能利用率处于50%及以下水平 [4] - 盐湖提锂竞争力凸显,产能出清可能局限于矿石提锂工艺,盐湖提锂产能可能继续扩张,如盐湖股份新建年产4万吨锂盐基础一体化项目预计今年生产3000吨碳酸锂 [4] 盐湖提锂产量占比变化 - 2024年碳酸锂总产出133万吨,其中盐湖提锂42万吨(占比31.6%),锂辉石68.8万吨(52%),锂云母22.2万吨(16.4%) [4] - 2021年盐湖提锂产量占比仅10%,当时锂是钾、硼的副产品 [4] 海外锂辉石供应情况 - 锂价持续走低但锂辉石项目仍在投产,澳大利亚、非洲等资源产地增量较大,预计2025年非洲锂精矿产量大概率突破100万吨 [5] 碳酸锂终端消费领域 - 碳酸锂终端消费以电池为主(占比超80%),包括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小动力电池(电动两轮车)、消费电池(3C数码产品)和储能电池(电化学储能) [6] 锂需求增长趋势与挑战 - 长期来看,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展、交通运输电气化及可再生能源存储增长将推动锂需求增长 [7] - 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50%,产销量增速较2021-2022年高峰期大幅降低,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2%,而2021年同期增速为2.6倍和2.5倍 [7] - 特朗普能源政策鼓励传统石化能源,对进口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征收25%永久关税,短期不利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发展 [7] 国内储能领域需求前景 - 2024-2030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快速增长,理想情景下2030年达313.86GW(年均复合增长率37.1%),保守情景下为221.18GW(年均复合增长率30.4%) [8] 行业整体现状与展望 - 碳酸锂供应过剩导致价格持续走低,锂辉石和锂云母产能扩张尚未结束,仅部分高成本企业减产,盐湖提锂产能仍在扩张 [8] - 行业处于洗牌阶段,供应过剩格局短期难以扭转,价格下跌趋势尚未结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