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趋势 - 宏观政策对楼市支持力度加大,核心城市市场维持修复态势,优质地块持续推出,"好房子"建设加速 [1][2] - 2025年1-5月,民企拿地金额TOP100中民营企业家数达24家,占比16.8%,较上年增加13家、8.3个百分点 [2] - 2022-2024年民企拿地力度锐减,TOP100中民企降至十余家,金额占比约10%,主要因销售承压、融资偏紧及债务压力 [2] 民企拿地动态 - 民企拿地分为两类:经营稳健的大中型品牌房企(如龙湖、滨江、大华)和区域性中小房企(如兴耀房产、海成集团) [5] - 浙江民营房企表现突出,24家民企中9家来自浙江,因当地经济发达且市场韧性较强 [5] - 部分民企背靠实业母公司(如得力房产、新希望地产),具备资金优势和发展意愿 [5] 区域分布 - 民企拿地聚焦大本营或区域核心城市,如杭州(7家)、成都、长沙、重庆、广州、上海 [6] - 杭州、成都民企在拿地金额TOP10中占比分别达38.6%、20.8%,苏州、南京各有2家,上海仅1家,北京无民企进入前十 [9][11] 销售端影响 - 2025年1-5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10.8%,5月单月降幅扩大至17.3%,销售端压力或传导至投资端 [13] - 民营房企信心实质性提升需依赖销售回暖,当前拿地仍以央国企为主,延续2022年趋势 [1][13] 数据表现 - 2025年1-5月民企拿地金额TOP10中,滨江集团以270亿元居首,邦泰集团、兴耀房产集团分别以52亿元、28亿元位列其后 [8] - 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中,杭州民企兴耀房产集团、浙江英冠控股集团分别以28亿元、17亿元上榜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