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概况 - 杭州多所高校同步举办2025年度毕业艺术展览活动 包括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学术节暨毕业展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展[6] - 展览形式涵盖传统展厅与数字空间 作品类型包括书法 绘画 雕塑 新媒体 实验艺术等多元形式[6] - 创作主题聚焦环保议题 科技伦理 文化传承等时代命题[6]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 - 活动于5月31日启动 由浙江省委宣传部 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指导 中国美术学院主办 七大展区同步开放[7] - 展出20个教学单位2971位毕业生的3000余件作品 包括本科生1815人 硕博1006人 附中150人[7][8] - 主题"七十二变"源自七十二物候 体现中国世界观与自然观 各二级学院延展设立分主题如"夏虫语冰" "化裁存变"等[9] - 开幕式在校园体育场举行 包含毕业展演和时装秀 并举办手工艺术学院平行展"万物生" 展出陶瓷 玻璃 首饰 漆艺领域65组114件作品[8][13]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展览 - 活动于5月27日开幕 主题为"DEEP・共衍" 体现学术定力与文明智慧[15] - 展览以文昌鱼 中华鲟 锦鲤 蝴蝶鱼四种灵鱼象征考古文博 艺术史 美术 设计艺术专业 与科技象征鲸鱼共舞[15] - 学院对优秀毕业作品获得者颁奖 并向毕业生代表赠送纪念品 评选由天则书院文化艺术发展基金支持[16] - 展览持续至6月10日[17]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展览 - 展览主题为"志之所趋 无远弗届" 呈现绘画 美术教育 视觉传达 公共艺术 环境设计五大专业258名毕业生作品[18] - 院长王中焰概括作品三大特征:文化根脉的当代诠释 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19] - 强调艺术教育需坚守人文精神内核 关注人性温度与思想深度[19] 科艺融合创新 - 书法学院硕士生高兴以战时书信为素材 通过晋唐笔意融合宋人信札气韵 实现跨时空情感视觉转化[10] - 中国画学院本科生邵若栩创作《与AI讨论七次"明月出天山"》 通过AI算法生成虚拟山水与传统笔墨共振[10] - 雕塑学院硕士生聂士昌作品《滴动仪》将水波纹与古代罗盘同构 以青铜质感结合机械科技探讨中式哲学[10] - 创新设计学院本科生刘佳楠开发"知乎折也"AR交互系统 通过虚拟折纸动画与智能指引帮助孤独症儿童[11] 行业意义 - 毕业展成为社会美育现场 超越传统教学成果汇报 体现艺术教育的精神传承与自我更新[8] - 展览活动连接传统与未来 技术与人文 个体与社会 展现艺术在时代浪潮中的创新与突破[14] - 浙江大学展览体现"学科交叉 人文与科技融合"办学理念[15] - 手工艺术学院作品超越传统工艺范畴 涉及陶土数字化裂变 玻璃光数据载体等材料实验与观念突破[13]
湖山入画 青春留痕 杭城艺术学院毕业季盛夏绽放
杭州日报·2025-06-09 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