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打破惯例,首次预告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释放了什么信号?
搜狐财经·2025-06-06 11:41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 - 央行于6月6日开展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操作方式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 [1] - 此次操作打破以往月末公告惯例,首次在月初(6月5日)提前发布招标公告 [1][2] - 买断式逆回购是央行2024年10月推出的新工具,与抵押式逆回购不同,央行通过"买断"债券所有权向市场投放流动性 [1] 操作背景与市场影响 - 此次操作背景是银行同业存单到期规模持续处于高峰期,有助于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并稳定市场预期 [2] - 6月份恰逢半年末,流动性需求较大,政府债供给和存单到期存在压力,提前公告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 [2] - 央行可能综合运用抵押式逆回购、MLF和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维持流动性充裕,以增加信贷可获得性和降低融资成本 [2] 工具比较与未来展望 - 买断式逆回购与MLF在招标方式、操作频率、交易期限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前者期限较短 [2] - 此次提前公告方式与MLF操作类似,但未来是否会定期化仍需观察 [2] - 分析师认为央行将继续运用多种中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来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