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法处置"到"24小时变现"!北京首创虚拟货币司法处置新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06 07:39
涉案虚拟货币处置创新机制 - 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与北京产权交易所首创涉案虚拟货币境外合规变现新渠道 通过香港持牌交易所公开出售并结汇上缴国库 [1][2] - 该模式已成功完成顺义公安分局一起案件的虚拟货币处置工作 筹备规划历时一年 [1] - 双方签署《涉案虚拟货币处置业务合作框架协议》 将虚拟货币纳入"实物上缴"范畴 构建主体适格、流程合规、价格公允、安全可靠的司法处置模式 [1] 处置模式运作机制 - 具体流程:公安机关委托北交所处置→专业机构检测接收→香港合规交易所公开变现→外汇审批后结汇转入涉案款专户→上缴国库 [2] - 依托北交所司法拍卖和罚没资产处置资质 实现24小时快速处置 累计处置涉案财物达546 8万件 [1][2][5] - 服务机构需提供110%履约保证金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 全程录音录像保障安全 [5] 模式核心优势 - 合规性:通过香港持牌交易所操作 严格反洗钱审查 可依据最高法"司法互助安排"申请香港法院协助执行 [3] - 公允性:按财政部《罚没财物管理办法》设置保留价 询价后以最优报价成交 避免极端行情影响 [4] - 高效性:境内外多机构协同作业 将检测移交、询价交易、结汇入账等环节压缩至24小时内完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