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67.5亿元,同比增长30.19%,环比下降5.1% [2] - 公司归属股东净亏损68.91亿元,亏损规模为同行业小鹏汽车的10倍以上 [6] - 公司自2018年上市至今累计归母净利润亏损达1162亿元,与恒大汽车(1209亿)并列国内罕见高亏损企业 [6] - 公司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攀升至92.55%,较2024年末上升5.1个百分点 [7] - 公司流动资产497.9亿元,流动负债594.92亿元,流动比率0.84低于健康水平,股东权益首次转负至-3.66亿元 [8] 同业对比 - 理想汽车一季度净利润6.47亿元实现连续十个季度盈利,毛利率20.6% [4][5] - 小鹏汽车一季度净亏损6.64亿元(同比收窄),毛利率15.6%,资产负债率65.46% [5][6][8] - 零跑汽车和极氪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小米汽车亏损逐步收窄并预计下半年盈利 [3][4] 现金流与流动性 - 公司一季度末现金及等价物260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38.4%,3月底筹集40.3亿港元未计入季报 [9] - 管理层预计二季度交付量7.2万-7.5万辆,三四季度销量目标更高,全年或实现正自由现金流 [9] 盈利策略 - 公司计划通过终止低回报项目、研发资源整合(车型产品线机制)、供应链优化及团队精简实现降本 [10] - 目标二季度研发支出减少15%,四季度研发费用控制在20-25亿元/季度,销售管理费用占比降至10%以下 [10] - 盈利公式设定为:四季度月销超5万辆(全年15万辆),综合毛利率17%-18%,费用率控制在20%以内 [11] - 乐道品牌目标四季度月销2.5万辆(L60稳态月销1万台),蔚来品牌目标同期月销2.5万辆(需增长1.7倍) [11] 行业动态 - 造车新势力进入盈利竞速阶段,理想已持续盈利,小鹏和零跑迈向盈利,小米下半年预计盈利 [3][4] - 销量规模被公司视为实现盈利的根本路径,同业案例证明该模式可行性 [11][12]
累计亏损超1100亿,股东权益首为负,冲销量规模能成蔚来“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