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展 - 上海资管总规模占全国比重超过30% 公募基金数量和保险资管规模占全国近一半 私募基金规模居全国首位[4] - 上海股权市场募资规模逆势增长42.7% 沪科专贷和沪科专贴专项资金发放额超500亿元 惠及科创企业6500余户[4] - 截至2025年4月末 上海共有93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排名全国第二 首发募资金额和总市值均居全国第一[4] 资管行业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4年末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达160万亿元 2020-2024年复合年化增长率为7.38%[13] - 私募基金配置科技领域资金占比达63% 银行理财投向科技领域资金占比低于2% 保险资管低于5% 公募基金约10%-15%[13] - 波士顿咨询预测到2030年中国大资管行业规模将达275万亿元[13] 外资机构集聚情况 - 截至2024年末 上海辖内银行保险法人机构115家 其中外资法人机构38家占比1/3[7] - 五家外资控股理财公司全部落户上海 17家外资独资保险公司中11家总部设于上海[7] - 2024年四家外国及港澳台银行分行获准增资7.9亿元[7] 金融创新试点成果 - 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已有21家再保险运营中心和4家公司入驻[8] -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已落地4个控股型项目 提供并购贷款融资5.9亿元[9] - 临港新片区落地首单非居民并购贷款 向科技企业境外子公司发放FTN跨境并购贷款1.5亿元[9] 保险资金运用创新 - 保险资管产品投资期限达5-10年 是最有条件转化为长期资本的资金类型[14] - 鼓励太保寿险 太平人寿等参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项目[4] - 建议降低人工智能 半导体 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的风险因子[14] 区域协同发展 - 苏州一季度GDP增速达6% 获批建设科技金融国际合作发展区[10] - 苏州入选首批AIC股权投资试点及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10] - 沪苏同城一体化发展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应用场景和产业支撑[10][3] 资管中心建设路径 - 需处理存量与增量资产管理 传统与新兴资产 境内与境外资产三对关系[12] - 建设需满足资管体系成熟 人才机构能力强 生态健全 制度完善等条件[12] - 需协调制度建设与监管 重视人工智能影响 全面提升行业能力[12]
上海重磅出手!
中国基金报·2025-06-04 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