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台龙舟赛 - 比赛水域海拔超过1200米 属典型的高原龙舟赛 1公里直道竞速考验选手体力与团队协作 [8] - 参赛队伍跨年龄段组建 实现"老带新"传承 460多名参赛人员中40岁以下占比超70% 年龄最小22岁 [8] - 比赛从12人小龙舟升级为国标龙舟 划手增至20人 赛道延长 竞技性增强 [8] - 水务局龙舟队以5分25秒成绩实现三连冠 虽比去年慢17秒但强调团队精气神 [8] - 未来计划开发龙舟体验项目 在保持竞技性基础上增强民间赛事魅力 [9] 湖北秭归端午文化 - 端午节分"头端午""大端午""末端午"三个阶段 分别侧重祭祀屈原 龙舟竞渡和放河灯活动 [10][11] - "三闾骚坛"诗社传承数百年 现有核心社员130多人 全县会员2500多人 出版诗集20多部 发表诗作1000多首 [11][12] - 农民诗人创作题材广泛 涵盖农事 时令等生活元素 秭归获"中国诗歌之乡"称号 [12] - 端午诗会创新形式 融合农民诗人骚体吟唱与"屈原杯"诗歌大赛 成为全国性诗歌盛会 [12] 广东东莞龙舟民俗 - "起龙"仪式包含龙头开光 洗龙 点睛等环节 正丫村20多名青壮年参与传统流程 [13] - 龙舟月持续整个农历五月 中堂镇每三年举行扒标竞赛 非竞赛年开展龙舟巡游趁景活动 [14][15] - 中堂镇景吸引上百条龙舟 上万队员参与 观众达几十万人 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名片 [15] 贵州惠水民族活动 - 巡游踩街由"游百病"习俗演变而来 包含枫香印染 苗族银饰等非遗展示 新增"布依族婚俗"方阵 [16][17] - 国家级非遗"好花红调"以118种调式融入方阵 涵盖情歌 婚俗歌等类型 [17] - 活动吸引各族群众参与 形成"民族文化长廊"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16][17]
弦歌传千载 文脉润端阳(文化中国行)
人民日报·2025-06-01 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