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5月汽车销量榜,数字在涨,情绪在变
经济观察报·2025-06-01 13:02

行业整体态势 - 5月中国汽车市场头部车企保持领先,新势力稳定扩张,部分新玩家迅速放量,中腰部品牌抓住产品窗口期成功破圈,呈现快速增长表象 [1] - 行业判断趋于谨慎,并非悲观,而是一种更理性的集体回调,开始关注交付后的服务能力、产品质量稳定性及消费者反馈 [3] - 5月销量排行榜被视为产业共识的镜子,反映行业开始认真对待“热得太快”的代价,而非车市转冷的信号 [4] 监管政策导向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倡议,工信部公开表态,明确反对行业无序“价格战”和“内卷式”竞争,旨在重建产业预期 [2] - 监管层指出价格战没有赢家且没有未来,点中行业为冲量、市占率和资本市场逻辑而牺牲利润、让渡定价权的困境 [2] - 工信部将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对“内卷式竞争”的整治力度,包括产品一致性抽查、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等措施 [3] 车企策略与表现 - 比亚迪继续领跑,稳居第一阵营,头部传统车企保持惯性增长 [3] - 新势力中理想、小鹏、零跑、小米分别站稳节奏线,零跑和小鹏同比增幅显著,表明“交付基础+产品更新”是短周期有效放量方式 [3] - 部分中型品牌销量趋稳,行业交付集中度未必进一步拉大,部分品牌在产品节点实现逆转,部分高速增长品牌在销量结构、价格体系和库存消化上承压 [3] - 越来越多车企对销量保持克制语气,增长不再是唯一KPI,更关注销量构成、结构、回款节奏、交付路径及是否真正流向终端用户等指标 [2] 销量数据质量与行业问题 - 部分“交付数据”并不等同于“用户提车”,存在车辆在体系内部流转或注册后进入“零公里二手车”渠道的情况,这些车在统计上构成销量但未真正完成市场连接 [2] - 行业存在为数字好看而导致的库存膨胀以及对用户体验长期透支的焦虑 [2] 未来发展趋势 - 行业竞争焦点将从“谁先做出高销量”转向“谁能持续交付高质量” [3] - 未来销量榜单将更复杂,行业意识到仅靠降价和补贴拼出的榜单不值得推崇且无法维持 [4] - 最终能站住的是具备真实交付能力、稳定产品结构和长期品牌建设的公司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