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指数发布 城市发展从规模依赖转向内涵提升

报告概况 -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指数报告(2025)》 系统性评估全国105个大城市网络形象 围绕城市传播 城市文化 城市经济 城市生活 城市治理五大维度展开分析 [1] - 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牵头 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山大学等院校共同编撰 系第五次发布"人大指数"成果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 城市与区域发展 新质生产力等战略性议题 [2] 核心发现 - 城市网络形象与城市规模总体正相关 超大城市凭借资源虹吸效应与复合型优势在总榜及细分领域领跑 其他城市通过差异化策略实现破圈突围 [1] - 超大与特大城市在文化网络形象中整体表现出色 依托完善传播基础设施与强大文化资产活化能力 形成文化底蕴与传播效能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 [1] - 不同规模城市治理效能协同提升 印证全国一盘棋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 反映城市治理从标杆引领向整体提质转型 [1] 专家观点 - 报告构建科学评估框架 整合传播学 社会学 经济学多学科视角 将抽象城市形象转化为可量化指标体系 为城市治理研究提供分析工具 [2] - 城市网络形象演进从规模依赖转向内涵提升 超大城市锚定高度 中小城市拓展温度 数字技术改变速度 形成千城千面现代化图景 [2] - 城市竞争力从资源禀赋静态比拼转向叙事能力动态竞争 通过硬件投入与软性体验平衡实现生态与城市体验共振 [2] 研究影响 - 报告发布引发学界与业界广泛关注 50多位来自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等高校专家与重庆 厦门 宁波 中山等多地城市代表共同探讨建设提升路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