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价屡创新高 又有转债触及强赎
银行可转债市场动态 - 杭州银行宣布提前赎回"杭银转债",因股价连续15个交易日不低于转股价130%(14.76元/股)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 [1] - 赎回价格为100元/张加当期应计利息,投资者需选择转股(11.35元/股)或接受强制赎回 [1][2] - 苏州银行此前亦触发"苏行转债"强赎,赎回价为101.35元/张,未转股比例0.07%,支付赎回款358.69万元 [2][3] 市场供给收缩 - 中信转债以400亿元规模成为最大摘牌可转债,未转股率仅0.14%,转股后中信金控持股比例升至68.70% [4] - 当前存续银行可转债仅剩10只,浦发转债将于10月28日到期,市场存续规模约2000亿元(占全市场27%) [4][5] - 2023年以来无新发银行可转债,2025年预计规模加速缩减,优质资产稀缺性凸显 [4][6] 转股率与资本补充 - 5只银行可转债未转股比例超99%,低转股率影响银行一级资本补充效率 [6] - 银行推动转股意愿增强,但市场调整制约转股进度,部分案例通过战略投资者增持转股缓解兑付压力 [6] 行业趋势分析 - 固收类产品面临"资产荒",剩余期限超3年的银行可转债仅2只 [5][6] - 天风证券预计2025年转债市场延续缩量,发行人"化债"意愿或改变供给结构 [6] - 银行可转债因高评级、流动性好及红利属性需求旺盛,但新增供给停滞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