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家Pre-A轮合成生物公司,卖麦角硫因逆袭、月均GMV超3000万
36氪·2025-05-21 08:16

麦角硫因市场概况 - 麦角硫因原料价格从30万/公斤降至万元以下,因生物合成技术普及导致价格快速下降[1] - 60粒装麦角硫因胶囊售价1499元,定位高端抗氧化保健品[1] - 多数投资人不看好该品类,因B端原料价格触底而C端市场尚未成熟[2] 仅三生物战略布局 - 2023年确立麦角硫因为核心战略,采取2B原料+2C消费品并行模式[3][4] - 2024年麦角硫因产品GMV达1.2亿元,2025年月均GMV超3000万元,目标2024年GMV冲击5亿元[2] - 完成超亿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集富亚洲、华医资本、宽氪资本[2] 产品开发与验证 - 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人体临床试验(IIT),验证改善肝功能、干眼症等功效[5][6] - 产品线涵盖护肤精华、口服胶囊、洗眼液,功效开发基于用户反馈[10] - 麦角硫因抗氧化机制明确,可突破血脑屏障,学术基础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5] 营销与渠道策略 - 线上渠道占比:公域搜索式销售20%,达人直播40%,私域平台40%[11] - 团队100人中研发与营销各占50%,费用分配比例相同[12] - 创始人丁威借个人IP运营(视频号粉丝10万+)强化品牌曝光[2] 商业模式创新 - 打破"教科书逻辑",同时服务B端客户与C端消费者以培育市场热度[7][8] - 参考家电行业渠道经验,通过直营带动整体品类势能[7] - 私域渠道被列为未来利润增长核心,当前占GMV 40%[11] 行业竞争壁垒 - 技术层面:菌株构建周期缩短至3个月,但工业化量产稳定性构成主要挑战[3] - 市场层面:需通过临床验证建立功效公信力,目前行业仅该公司开展IIT[6] - 资源整合:团队融合合成生物专家与消费品营销人才,差异化竞争力显著[15] 投资人视角 - 宽氪资本认可其"研发-产业化-消费者教育"全链路能力,弥补学术型团队商业化短板[15] - 抗衰护肤赛道受资本持续关注,该机构曾投资国货品牌"谷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