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安如何把握废旧电池“再生”机遇
西安日报·2025-05-20 02:45

核心观点 - 新国标GB38031-2025将于2026年7月1日实施 重新定义动力电池安全标准 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和竞争格局重塑 [1][2][3] - 新国标引发消费者观望情绪 二手车价格波动加剧 同时催生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成为新增长点 [1][5][6][8] 新国标技术标准升级 - 热失控防护从"5分钟报警"升级至"2小时内不起火、不爆炸" 新增物理阻断设计要求 [3] - 新增底部撞击考核:直径30毫米钢球以150焦耳能量撞击后要求"不泄漏、不起火、不爆炸" [3] - 快充安全要求:完成300次快充循环后仍需通过外部短路测试 [3] - 头部企业提前布局:宁德时代采用液冷技术和模块化设计 吉利制定底部撞击行业标准并建设安全试验中心 比亚迪通过极片双面涂覆和陶瓷涂层技术实现热失控无烟无火 [4] 市场影响与消费者行为 - 消费者购车观望情绪上涨 倾向于等待符合新国标车型 [5] - 二手新能源汽车保值率分化:3年车龄纯电动车平均保值率约50% 插电混动车型达60%-65% [6] - 车商收车更谨慎 对不符合新国标的旧车型采取寄卖模式 预计下半年价格波动加剧 [6] - 从业者预测车企可能通过降价让利策略抢占市场 当前新势力品牌造车毛利率较高 [7]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现状 - 2025年全国动力电池退役量预计达82万吨 相当于数十万辆新能源汽车电池退役 [8] - 西安市场现状:合规拆解企业面临经营压力 投资生产线需上千万元 目前累计拆解新能源车辆仅4辆 [9][10] - 回收价格分化:蔚来、小鹏、问界电池包每度电回收价130-400元 比亚迪刀片电池每度电最低50元 [10] - 回收模式:汽车相关企业"兼职"回收 卖方自行拆卸后由广东公司统一运输处理 [10] 行业挑战与发展建议 - 电池流向监管缺失:缺乏强制"车电一体报废"制度 电池易流向非合规企业 [10][11] - 建议建立电池包"身份证"制度 纳入新能源汽车销户政策 加强源头监管 [11] - 建议通过现金补贴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开展回收技术研发 推动"再生"利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