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概述 - 金属成形机床通过对金属施加强大作用力使其发生物理变形从而得到想要的几何形状 主要分为压力机 冲压机 剪板机 冲床 折弯机等 [2] - 机床为制造业提供加工装备 广泛应用于汽车 通用零部件 3C 模具 航空航天 工程机械等加工领域 是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基础性产业 [2] 政策背景 - 行业政策布局聚焦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三大战略方向 通过财税激励 技术攻关 产业协同推动结构性升级 [4] - 政策重点方向包括强化财税支持引导企业向高端数控机床 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核心领域投入资源 推动技术融合创新突破精密复合加工 智能控制系统 增材制造等共性技术 [5] - 2024年政策推动汽车零部件 工程机械 机床等传统设备再制造 探索在风电光伏 航空等新兴领域开展高端装备再制造业务 [6]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以基础材料和核心部件为核心支撑 大型钢铁企业主导金属原材料供应 关键零部件领域如液压系统和数控系统加速推进国产替代 [7] - 下游应用以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为主体需求 新能源汽车产业扩张驱动高速精密冲压设备需求快速增长 航空航天领域对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和超精密成型设备的技术迭代要求持续提升 [7] - 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3244.4亿元攀升至2024年的7133.2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1.9% 推动五轴联动加工中心 超精密成型设备等技术迭代 [9] 产业发展现状 - 供给结构呈现量减质升态势 2010-2024年累计产量从25.9万台降至16万台 但同期生产额在2024年达832亿元 [1][11] - 低端通用机型产能逐步出清 2018-2022年产量从23万台锐减至18.3万台 但产值逆势增长 高附加值数控机床占比提升 2024年数控化率突破51% [1][11] - 行业营业收入2019-2024年从638.9亿元增至930亿元 年均增速7.8% 但利润总额受中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影响 利润率从2019年的5.1%压缩至2024年的4.4% [12] - 进口额从2019年的15.2亿美元锐减至2024年6.6亿美元 出口额从15.2亿美元增至26.1亿美元 贸易顺差扩大至19.5亿美元 [12] 企业竞争格局 - 竞争格局呈现本土企业与外资品牌并存 分散与集聚交织的特征 市场整体集中度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15] - 本土企业通过持续技术突破和产品升级在中高端市场逐步缩小与外资差距 部分细分领域已实现国产替代 外资品牌在超精密加工 复合化设备等高端市场保持竞争力 [15] - 行业正处于整合加速期 政策引导下的资源重组与智能化转型推动市场集中度缓慢提升 未来竞争焦点将向技术迭代速度 服务响应能力和全产业链协同效率转移 [15] 发展趋势 - 机床设备正逐步实现智能化操作 远程监控和自动维护 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 [17] - 行业积极采用环保材料 优化生产工艺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推动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17] - 个性化定制和柔性生产逐渐成为行业新宠 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要求企业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响应能力 [17]
2025年中国金属成形机床产业供给、经营、利润及进出口现状简析:存量阶段性放缓,出口贡献显著增量[图]
产业信息网·2025-05-20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