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打破基金公司“旱涝保收”格局迈出重要的第一步
搜狐财经·2025-05-15 22:48

公募基金改革核心内容 - 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具体改革措施,旨在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1] - 改革重点包括优化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提升行业服务投资者能力 [1] 浮动管理费机制 - 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费率模式 [1] - 根据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确定管理费率:符合基准适用基准档费率,明显低于基准适用低档费率,显著超越基准适用升档费率 [1] - 业绩好的基金可提取更多管理费,业绩差的基金提取较少管理费,打破基金公司"旱涝保收"格局 [2] 改革初步成效与局限 - 改革迈出打破"旱涝保收"格局的第一步,但绑定机制仍存在松动 [2][3] - 业绩考核以相对基准而非绝对业绩为标准,跑赢指数即可视为盈利 [4] - 即便业绩低于基准或亏损,基金公司仍可提取低档管理费,不会"颗粒无收" [5] 未来改革方向建议 - 建议将绑定机制扩展至已成立的老基金及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等 [6] - 建议管理费直接与投资盈利挂钩,亏损时不能提取管理费,且需先弥补历史亏损 [6] - 建议以盈利金额而非基金规模作为管理费提取基数,推动行业真正实现"重回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