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撬动50亿社会资本投入,江苏长护险试点做对了什么|长护险扩围探路
第一财经·2025-05-15 13:15

长期护理保险全国推广背景 - 长期护理保险经过九年试点探索后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开 自2016年首批15个国家城市试点以来已覆盖49个试点城市 累计260余万失能参保人享受待遇 基金支出超800亿元 [1] - 该制度全面实施将深刻重塑养老服务格局并撬动万亿级银发经济新蓝海 [1] 江苏省试点成效 - 江苏省长护险参保人数达6400万人 现有30万人享受待遇 基金累计支出110亿元 带动社会资本投入50亿元 [2][11] - 通过专业护理服务有效改善失能人员生活质量 如徐州案例显示重度失能老人经康复训练后恢复站立能力 [2] - 长护险提供经济补偿并减轻家庭照护负担 同时为家庭成员提供"喘息"机会 [2] 人口老龄化现状与挑战 - 江苏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089万人(占比24.50%)65岁及以上人口1573万人(占比18.45%)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和3个百分点 [5] - 区域老龄化不平衡:南通市老龄化率30.1%为全国最高 苏中苏北地区老龄化程度明显高于苏南 [5] - "一人失能 全家失衡"问题突出 因老龄人口增多导致失能风险增加 家庭小型化又削弱照护能力 [6] 制度设计与创新 - 建立多元筹资机制:个人缴费、医保基金划转、财政补助相结合 职工和居民筹资标准相同或差异不大 [12] - 实行城乡一体待遇:职工和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月度待遇标准从900元/月至2500元/月不等 [13] - 待遇覆盖中度至重度失能人群 构建"以居家照护为主 兼顾机构照护"的体系 [13] 产业带动效应 - 南通市长护险实施后定点服务机构从5家增至380多家 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超30亿元 护理院新增40多家 [15] - 五市拓展居家辅助器具租赁服务 有效拉动辅具产业发展并促进绿色环保循环经济 [15] - 长护险支付带动养老健康产业投入 增加专业护理人员岗位并创造经济价值 [14] 现存挑战与发展方向 - 面临筹资机制不健全、护理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异地评估与结算堵点等问题 [3] - 护理服务供给存在结构性失衡 高层次个性化服务供给不足 相关标准尚不完善 [16] - 下一步将优化基金使用:以购买护理服务和辅具租赁为主 报销比例向居家和社区服务倾斜 逐步取消亲情照护补贴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