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指引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 作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等工作的参考指引 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1] - 《参考指引》突出智能化升级 围绕大模型、智能体、机器人、数字孪生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各个环节的应用 强化不同场景智能化应用方向 如生成式设计创新、智能排产、动态调度系统和智能决策系统等 [2] - 《参考指引》围绕智能制造的工厂建设、产品研发等8个主要环节 强化业务全链条赋能 着力培育工厂数字化设计与交付、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营销等新模式 促进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产业模式的智能化变革 [2] 技术改造进展 - 工信部支持首批20个城市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累计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和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2] - 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 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过60万家 [2] - 工信部印发电力装备、轻工、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分行业梳理数字化典型场景 图谱化、场景化推进重点行业精准转型 [2] - 截至今年3月底 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83.5%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66.2% [3] 人工智能应用 - 工业企业广泛接入DeepSeek等模型 工业大模型应用平台超过100个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达151个 [4] - 以大模型为核心的智能体正成为人工智能赋能行业的重要形式 到2026年 中国50%的500强企业将部署AI智能体进行数据治理 40%的中国500强企业将构建数据智能与模型智能的双轮驱动体系 [4] - 联想集团发布业内第一个企业超级智能体 将从计算基础设施、数据模型、智能体开发服务等方面帮助企业开发超级智能体 [4] - 大模型落地产业仍面临成熟度不足、存在幻觉现象、缺乏可解释性等难题 预计两三年内有望实现生产效率全面提升 [5] 工业互联网发展 - 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已实现对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 去年核心产业规模超1.5万亿元 带动经济增长近3.5万亿元 [7] - 高质量外网覆盖全国97%以上的地级行政区 建成自主可控标识解析体系 二级节点上线383个 标识注册量超过6500亿个 服务企业超50万家 [7] - 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汇聚工业数据14亿条 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340家 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1亿台(套) 全国累计上云上平台企业约400万家次 [7] - 浪潮云洲通过打造纺织空调风机数智化运行平台 构建基于智能体的数字化孪生体系 使次品率下降1.2% 综合能耗降低10% 年节省电费超20万元 运维效率提升40% 成本降低30% [6] 未来规划 - 工信部将一体推进"点线面"改造 梯次推进"智改数转网联" 推动数字技术全方位全链条融合赋能 以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3] - 工信部将推动制造业全流程、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智能升级 加快超级智能终端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 持续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系列活动和典型案例征集 遴选"十大行业、百大场景、千家标杆" [5] - 工信部将加快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意见 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 实施标识"贯通"三年行动和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行动 完善工业数据流通基础制度和市场化配置机制 [8] - 工信部将实施"链网协同"工程 发布船舶、石化化工、汽车、纺织等重点行业领域融合应用指南 分类遴选典型应用案例和优秀解决方案 高水平、高标准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和5G工厂建设 [8]
梯次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经济日报·2025-05-14 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