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政策实施效果 -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实施一年多以来 监管部门持续强化独董监督效能 上市公司独董面貌焕然一新 公司治理日渐完善 [1] - 2024年共有47名独董因未勤勉尽责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较2023年增长35% 其中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中2名会计专业独董被处罚50万元 [2] - 2025年3月证监会更新行政处罚决定书 某上市公司2021年年报虚假记载 时任独董被罚310万元(年薪仅8.4万元)形成精准震慑 [2] 独董履职生态变化 - 独董从"花瓶董事"转向"监督者""咨询专家""参与决策者"角色 贵州辖区35家上市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合计3384.41亿元 同比提升5.01% [3] - 《办法》明确独董每年现场工作时间不少于15日 履职方式包括实地考察、听取汇报、与中介机构沟通等 2024年多数独董主动走访关联方经营场所获取决策依据 [4] - 独董履职共识包括:履职环境风险评估加强 日常履职保障强化 建立差异化责任认定标准 [3] 现存问题与改进建议 - 独董提名机制仍存在"人情独董"现象 建议加强提名成本约束并建立独董劳动力市场 [6] - 信息不对称与资源能力限制导致独董不够"懂" 需完善信息获取渠道和资源支持机制 [7] - 建议明确独董实质监督范围与方式 制定津贴标准区间 建立专业能力考核与追责标准机制 [7] 行业专家观点 - 贵州航天电器独董胡北忠表示强监管使独董真正独立于管理层 更好发挥监督作用 [3] - 贵州赤天化等公司独董范其勇认为需细化勤勉尽责认定标准 避免过罚不对等 [5] - 贵州泰永长征独董刘善敏指出独立性本质问题是"人情独董" 需市场化机制解决 [6]
强监管“严”字当头 贵州辖区独董履职渐显既“独”又“懂”新风貌
证券日报之声·2025-05-14 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