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财务表现 - 一季度总收入达301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8% 创近三年最高同比增速 [1] - 调整后净利润为12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3.8% [1] - 商品收入同比增长16.2%至2423.09亿元 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4.0%至587.73亿元 [5] - 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5.7%至223.2亿元 去年同期增速仅1.2% [7] - 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13%至57.53亿元 但亏损从去年同期的6.7亿元扩大至13.27亿元 [3] 外卖业务进展 - 京东外卖订单量已接近2000万单 [1] - 业务覆盖166座城市 主要通过服务商拓展个体商家 总部负责连锁品牌谈判 [3] - 位列Apple应用市场第五名 仅次于即梦、豆包、红果短剧和云闪付 [4] - 4月份单位亏损徘徊在10元左右 变现路径仍显模糊 [4] - 系统对接存在挑战 如与天商财龙SaaS系统的连接不顺利拖慢入驻进度 [3][4] 零售业务表现 - 3C电子品类同比增长17.1% 与家电品类社零总额增幅相近 [5] - 日用百货品类实现双位数增长 商超业务连续5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 [6] - 时尚品类同样录得双位数增长 且环比增速进一步提升 [6] - 低线城市增长快于高线市场 与下沉市场战略方向一致 [7] - 3P业务用户数和订单量增速快于零售业务整体增长 [7] 战略方向与管理层动态 - 公司上调2025年收入及盈利增长预期至双位数 [1] - 刘强东每周多次参与零售、物流日会 重点关注商品、价格、服务等用户体验 [2] - 外卖业务承担"即时零售心智培养"及"高频带低频"责任 促进交叉消费 [1][4] - 商超业务可释放外卖、即时零售业务的协同效应 [6] - 下沉市场、商超时尚品类、3P生态完善被寄予增长厚望 [8]
刘强东回归一线,京东的新故事讲到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