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得是体育老师上体育课
中国青年报·2025-05-13 21:47
学校体育活动创新 - 山东省潍坊市辉村小学将课间操改为跳绳活动,99名学生在14分钟内完成极速跳(每分钟160次),校长和多名教师参与带动氛围 [1] - 跳绳活动实施后,学生感冒请假率下降约30%,体测优良率从16.37%提升至56.43% [1] - 体育教师刘传宾设计多样化课程,包括射箭(自备器材)、武术(初级剑/少年拳)、网球(公益捐赠器材)及创意游戏(如奔跑式五子棋) [2][4][5] 教学成果与学生反馈 - 学生参与度显著提升,射箭课排队争抢体验,武术课后自发编排"大侠"情景剧 [2] - 体育作业完成率达80%,通过花样游戏(健美操/舞蹈)和奖牌激励,二年级学生带动家庭共同完成 [5][7] - 家长反馈显示学生自信心增强,更主动表达需求(如要求加练网球) [7] 农村体育教育现状 - 学校周边6个村庄仅11个健身广场,器材老化且以老年人为主,篮球架仅1个,学生课后运动资源匮乏 [7] - 村小体育师资稀缺,此前无专业体育教师,课程质量依赖教师自主设计(如刘传宾设定奔跑/跳跃等技能目标) [7][8] - 刘传宾通过创意活动(如跳箱无规则挑战)弥补场地限制,其教学方法获城市同行认可 [8] 教师个人影响 - 刘传宾因自身体育特长经历(高中110米跨栏特长生),致力于复制"想赢的体验",设计击掌奖励和团队游戏 [4] - 其教学理念带动学生自主改进游戏规则,并学会面对输赢(如跳箱失败后鼓励再尝试) [5][9] - 通过体育拓展学生视野,部分学生获得外出交流机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