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业加速供应链重构
经济日报·2025-05-12 21:58

中国汽车供应链地位提升 - 零部件供应商在汽车产业链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不仅为整车厂提供关键部件 还深度参与研发与设计过程 被称为汽车产业的底座 [1] - 传统燃油车时代合资企业一级供应商中外资零部件企业占比超过80% 随着电动化与智能化变革加速 产业链供应链重构 中国汽车供应链在全球地位不断上升 成为全球汽车技术创新策源地 [1] 本土化供应链成本优势 - 特斯拉中国区负责人表示国内消费者能以全球最低价格购买Model 3/Y 归功于上海超级工厂的中国智造和400多家本土供应链伙伴的合作 [2] - Model 3后轮驱动版中国大陆起售价22.99万元人民币 美国同款车型起售价约28.86万元人民币 价差近6万元人民币 Model Y后轮驱动版中国大陆起售价26.19万元人民币 美国市场约34.36万元人民币 价差超过8万元人民币 [2] - 特斯拉将60多家中国供应商纳入全球采购体系 提升供应链国际化水平 [2] 智能化技术合作深化 - 宝马中国接入DeepSeek AI功能 将于三季度应用于多款搭载第9代操作系统的中国在售新车 成为首家接入DeepSeek的豪华汽车品牌 [3] - 宝马联合阿里巴巴深度定制两大BMW专属AI智能体"用车专家"和"出行伴侣" 定制AI引擎加持的全新BMW智能个人助理亮相上海车展 [3] - 东风日产中高级纯电轿车N7上市 搭载Momenta一段式端到端组合驾驶辅助系统 [3] 智能驾驶供应商全球扩张 - Momenta客户已覆盖全球销量前10车企中的近70% 包括上汽 广汽 一汽 比亚迪 奥迪 奔驰 丰田 本田 日产 凯迪拉克等国内外主机厂 [4] 产业变革驱动供应链重构 - 智能电动化时代汽车从传统机械产品演变为集机械 电子 计算 感知 储能等技术于一体的大号终端 产品功能和属性变化重构供应链 创新链和价值链 [5] - 电池 电机和电控取代发动机 变速箱组成的传动系统 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注入新动能 智能辅助驾驶与智能座舱加速上车为中国科技企业开辟新赛道 [6] 技术创新与规模效应 -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使单位产品创新成本被摊薄 本土化供应成本低 及时性有保障 研发制造体系成熟 人才队伍匹配度高 使企业在中国打造供应链更具竞争力 [6] - 本土供应商对中国市场需求变化有更敏锐洞察力 能快速响应车企需求 加速技术研发与应用 在原材料采购 人力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 能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6] - 激光雷达成本从10年前单颗8万美元降至如今200美元以下 得益于架构从堆料式分立向芯片化集成转变形成大规模化应用 [6] 供应链企业前台化趋势 - 上海车展首次设立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 近50家国内外知名科技企业首次亮相 参展企业数量和面积较上届大幅增长 [7] - 相当多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涌入整车馆 展位数量超20家 从动力电池到补能系统 从新型感知零部件到车规级芯片 从智驾方案到智能座舱 中国供应链企业唱主角且人气不输整车企业 [7] 产业链关键挑战 - 电动化产业链中全球锂 钴 镍资源分布过于集中 上游资源供应缺口可能持续存在 电池将成为受贸易投资政策波及较大的领域 价格波动 碳关税 投资风险 技术突破等均会影响供应链 [8] - 智能化供应链存在汽车芯片产业高度分工又高度集中 具有高风险 高不确定性和高脆弱性 汽车软件规模增加使安全问题凸显 操作系统和大模型集中化导致产业发展面临高不确定性 软硬件深度绑定加深脆弱性 大算力计算平台开发应用使车企研发投入急剧增加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