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提出13条具体举措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 [1] - 银行间市场与三大证券交易所同步跟进新政,沪深北交易所发布支持科技创新债券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通知 [1] -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宣布2025-2027年全额减免科技创新债券现券买卖交易手续费 [1] 发行规模 - 首批科创债合计发行规模上限达640.5亿元 [1] - 三家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杭州银行)合计发行250亿元,占据首批发行主力地位 [4] - 7家券商合计发行规模不超过140亿元,其中招商证券计划发行50亿元规模最大 [4] 发行主体 - 国家开发银行拟发行200亿元科创债,分为三个品种(60亿元2年期浮动利率、100亿元3年期固定利率、40亿元182天贴现债券) [2] - 民营企业立讯精密、科大讯飞、牧原食品首次发行科创债,规模分别为10亿元、8亿元和3亿元 [5] - 区域性投资机构(鲁信创投、北京亦庄投资等)合计拟发行27.5亿元科创债 [4] 产品结构 - 首批科创债期限集中在3年期,但呈现差异化设计:牧原食品发行270天短期债,安徽省国有资本运营发行10年期中长期债 [5] - 工商银行与兴业银行发行的3年期科创债均设100亿元规模,募资用于发放科技创新领域贷款 [3] - 券商募资主要通过股权、债券、基金投资等形式支持科技创新领域 [4] 市场影响 - 2025年或成科创债"井喷式"爆发期,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准备就绪 [6] - 发债主体扩围至商业银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丰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7] - 金融机构参与发行将大幅扩容科创债一级市场规模,此前发行主体均为非金融企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