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家车企改称辅助驾驶之后:有销售沿用“智驾”强调司机介入
南方都市报·2025-05-07 02:31

车企宣传口径调整 - 小米汽车将SU7车型"小米智驾Pro"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Pro" SU7 Pro和Max车型的"小米智驾Max"更名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代客泊车"功能修改为"代客泊车辅助" [2] - 理想汽车将"全系标配智能辅助驾驶"改为"全系标配辅助驾驶" "理想智能驾驶AD Pro和AD Max"分别改为"理想辅助驾驶AD Pro"和"理想高级辅助驾驶AD Max" "全场景智能驾驶(NOA)"改为"全场景导航辅助驾驶(NOA)" [7] - 小鹏汽车在官网参数配置中不再出现"高阶"二字 将"图灵AI高阶智驾"改为"智能辅助驾驶" 4月后宣传语由"高阶智驾胆大心细"改为"畅享前沿智驾" [8] 调整原因与行业现状 - 车企表示修改系响应国家号召 顺应汽车行业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 强调功能属于辅助驾驶 要求驾驶者时刻关注路况[2] - 一线销售人员透露因新能源车高速爆燃事故导致舆论压力 车企自发修改宣传口径[1][8] - 目前行业智能辅助驾驶均为L2级别 责任主体仍是驾驶员 车企客服明确表示"只是改名 功能未变"[1][8][11] 监管政策与行业规范 -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指出部分驾驶人错误认知辅助驾驶导致事故 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据《广告法》对虚假宣传处广告费用5-10倍罚款 情节严重的可吊销营业执照[10] -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 需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11] - 行业存在使用"L2+"等不符合国家标准宣传的现象 导致消费者误以为能实现自动驾驶[14] 技术标准定义 - 根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 L2级为组合驾驶辅助 系统控制车辆横向和纵向运动 但目标和事件探测与响应仍依赖驾驶员 动态驾驶任务接管主体为驾驶员[12] - L3级及以上才由系统承担目标和事件探测与响应任务 L3级动态驾驶任务接管主体为用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