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质生产力 职业新观察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如何给智能网联汽车“把脉问诊”?
央广网·2025-05-03 03:29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网联汽车从科技概念逐步进入日常生活 新职业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被纳入国家19个新职业[1] - 行业呈现年轻化特征 从业人员平均年龄约30岁[10] - 部门人员规模快速增长 从最初7人扩展至160多位测试员[28] - 多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5年1月1日实施 包括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等三项标准[22] 测试技术体系 - 采用高精度仿真测试环境 通过9台投影仪拼接曲面屏幕模拟真实道路场景[3][6] -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和主动座椅提供高度真实的驾驶体验[6] - 测试内容涵盖车辆控制算法安全性 人类驾驶员行为反应 以及车-人-环境交互表现[7] - 触控交互实验室使用机械臂进行屏幕测试 单产品需执行近千次点控测试[14][17] - 信息安全测试通过模拟攻击信号验证车辆电子控制单元防御能力[20] 人才需求结构 - 专业背景要求广泛 涵盖车辆工程 自动化 机械 通信 计算机及人工智能等领域[11] - 需掌握智能驾驶技术 信息安全 通信技术 智能座舱等专业技能[29] - 需要具备实验研究方法 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 以及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29] - 职业发展路径包括工程师职称序列和中心技术培养路线[29] 测试服务范围 - 开展基础测试手段与技术研究 参与测试验证体系搭建工作[24] - 发布行业测评体系C-ICAP 涵盖隐私保护和智能座舱领域测试要求[24] - 测试服务从最初道路测试扩展至多功能测试体系[27] - 测试需求持续增长 出现集体倒班进行测试的情况[22] 技术发展特征 - 车辆软件复杂度显著提升 单辆车集成上亿行代码[20] - 行业进入"软件定义汽车"时代 驾驶辅助 智能座舱等功能依赖复杂软件系统[20] - 测试对象包括未上市车型 通过人脸识别等措施保障产品保密性[12] - 测试设备先进性 资源协调能力较发展初期大幅提升[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