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会议定调 政策如何“超常规”
经济观察报·2025-05-01 04:50
经济形势与外部冲击 - 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稳固 外部冲击影响加大 要求强化底线思维并充分备足预案[1] - 外部环境急剧变化 需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1][2] - 美国实施超高水平对等关税导致中美贸易出现脱钩 二季度可能体现为出口明显下滑[6] 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政策 - 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 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基本面[4] -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赤字率按4%安排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 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4] -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 创设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政策性金融工具[5] 内需与消费刺激措施 - 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比去年四季度提升6.3个百分点 发挥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8] - 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 大力发展服务消费 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8] - 实施四方面消费刺激措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围提质 汽车流通消费改革 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举办"购在中国"系列活动[9] 政策实施与协同效应 - 宏观调控更注重政策作用及协同效应 把"用好"放在"用足"之前[4] - 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5][6] - 通过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 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清欠账款畅通经济循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