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行 中广核持续推动能源结构优化

中广核新能源业务发展 - 公司在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开展业务,累计输送绿电近800亿千瓦时,有效治沙超18万亩 [4] - 在兴安盟布局"一园一校一地二场",包括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白鹭学校、风电运维基地及两期共300万千瓦风电项目 [4][9] - 规划到2025年内蒙古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推进绿电、制氢、制甲醇等新型业务 [9] 光伏治沙项目 - 在库布其沙漠建成6座光伏电站(格桑、白鹭等),采用"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树"立体化方案 [6] - 已完成3.4万亩治沙面积,植被覆盖率从15%提升至65%,种植黄芩、红枣树等经济作物 [6] - 运用智能站控系统、太阳能多能互补供热等技术打造科技治沙示范电站 [6] 风电基地建设 - 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为国家首批沙戈荒基地项目,配置701台机组,年发电量100亿千瓦时 [7] - 项目年均利用小时数3600小时,大幅高于全国平均2127小时水平 [7] - 全寿命周期预计贡献税收超50亿元,累计减排二氧化碳6459万吨(等效植树18万公顷) [7] 产业链协同布局 - 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实现主机、叶片、塔架全产业链布局,累计产值131亿元,创造税收6亿元 [8] - 阿尔山低碳能源项目总投资1.94亿元,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3000吨,打造北方高寒地区低碳小镇样板 [8] - 兴安盟风电运维基地投资2.1亿元,白鹭学校捐资1亿元,形成"产业+教育+基建"帮扶模式 [9] 装机规模与效益 - 内蒙古公司在运装机容量778万千瓦,累计节约标煤2406万吨 [7] - 境内外新能源总装机突破7700万千瓦,规模效益居行业前列 [8] - 兴安盟风电项目总投资184亿元(一期100万千瓦+二期200万千瓦)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