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荷重要性提升 - 电网呈现基荷短缺状态,新能源占比提升导致火电、核电等基荷电源占比下降 [2] - 核电具有持续稳定供电能力,可缓解新能源波动对电网的冲击,与风光互补协同发展 [2] - 核电受气候环境影响小,可全天候满功率运行,是替代火电的理想基荷电源 [2] - 多国积极推动核电发展,英国目标核电占比从15%提升至25%,韩国计划2036年核电占比增至34.6% [2] 核电产业链梳理 - 上游涉及铀矿开采、核燃料组件制造及乏燃料循环利用 [3] - 中游以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BOP辅助系统等核电设备制造为核心 [3] - 下游聚焦核电站建造运营、发电业务及乏燃料处理 [3] - 中国已构建核电全产业链,支撑核能健康发展 [3] 核准提速与建设高峰 - 中国核电政策经历四个阶段,从技术引进到"双碳"目标下快速重启 [5][6] - 2019年起核电机组审批重启,核准提速,2030年目标装机120GW(2024年为61GW) [6] - 2025-2030年需新增59GW装机,年均约10GW(相当于10台1GW机组) [6] - 核电站建设周期长,前期准备约4年,后续建设4-5年,涉及厂址规划、设备采购等环节 [9] 行业基本面变化 - 政策驱动:2025年4月核准5个项目10台机组(含8台"华龙一号"),总投资超2000亿元 [10] - 技术突破:三代压水堆国产化率达95%,四代堆示范工程推进,小堆"玲龙一号"预计2026年投产 [10] - 需求扩容:2024年核电发电量占比4.72%,绿电交易及碳关税推动铝冶炼行业购电协议增340% [10] - 成本优化:新建压水堆建设成本降至1.8万元/千瓦(较2020年降22%),换料周期延长降运营成本11% [10] - 产业链景气:主设备交付量同比翻倍至114台套,设备投资占比45%,铀燃料自给率提升至40% [10] 投资逻辑与个股 - 核电具备清洁、高效、稳定属性,全球景气共振带动产业链受益 [11] - 设备/材料环节个股:上海电气、东方电气、佳电股份、江苏神通、纽威股份 [13] - 运营商:中国核电、中国广核 [13] - 施工:中国核建 [13]
四川大决策投顾:多因素共振背景下,核电产业链高景气可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25-04-28 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