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触觉传感器为人形机器人硬件侧落地核心瓶颈
人形机器人触觉传感器行业分析 行业核心观点 - 触觉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商用落地的关键瓶颈,技术方案呈现百家争鸣态势,当前产业优选电容与霍尔效应两类技术路线 [1] - 触觉应用正从手部向手臂、足部、躯干和头部渗透,行业空间持续扩大 [1] - 约99%的工作需要人手灵活性与精细操作,触觉反馈是灵巧手实用化的必要条件 [2] 技术路线对比 主流技术方案 - 压阻式:技术成熟、成本低,但分辨率低,主流厂商包括汉威科技子公司能斯达、墨现、福莱新材 [3] - 电容式:技术成熟、成本适中,分辨率中等,但无法测切向力,主流厂商包括他山科技、美国PPS [3] - 压电式:灵敏度高但无法检测静态力,3C领域应用广泛,代表厂商美国Novasentis [3] - 磁电霍尔效应:分辨率高但成本高且抗磁干扰弱,代表厂商日本XELA、帕西尼 [3] - 视触融合(VBTS):力感知达1mN、微米级分辨率,但算法依赖强且成本高,代表厂商美国Gelsight、千觉机器人 [4] 产业落地现状 - 国内电容路线代表企业他山科技与霍尔效应路线代表帕西尼脱颖而出,显示电容和霍尔效应为当前产业优选方案 [4] 重点受益标的 - 汉威科技(300007)(压阻路线核心供应商) [1] - 福莱新材(605488)(柔性触觉传感器材料供应商) [1] - 柯力传感(603662)(传感器技术储备企业) [1] - 祥源新材(300980)(关键材料供应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