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总体态势 - 2024年全国海关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措施5.32万次,实际扣留侵权嫌疑货物4.16万批、8160.51万件,涉及58个国家和地区的权利人[1] 权利人参与度提升 - 海关保护备案用户注册申请4836个,审核通过4516个,同比增长11.4%[2] - 受理代理人用户注册申请964件,同比增长22.34%[2] - 受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申请29541件,审核通过21614件,其中国内权利人备案16034件,同比增长24.19%[2] - 受理权利人总担保申请141件,同比增长12.8%[3] 知识产权类型保护结构 - 扣留涉嫌侵犯商标权货物4.13万批、7639.01万件,占比分别为99.5%和93.57%[4] - 扣留涉嫌侵犯专利权货物24.9万件,同比增长71.33%[4] - 扣留涉嫌侵犯著作权货物499.59万件,同比增长393.61%[4] 执法环节与模式特征 - 出口环节扣留侵权嫌疑货物4.12万批、8033.37万件,占比99.17%和98.41%[5] - 进口环节扣留侵权嫌疑货物345批、130.15万件,同比分别下降34.16%和26.52%[5] - 货运渠道扣留侵权嫌疑货物3732批,同比增长31.81%[5] - 依职权保护措施扣留货物3627批、6514.2万件,占比97.16%和97.81%[5] - 依申请保护措施扣留货物144.35万件,同比增长近5倍[5] 新兴业态执法成效 - 跨境电商渠道扣留侵权嫌疑货物2.53万批、2027.38万件,成为扣留批次最多的执法渠道[6] -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下扣留侵权嫌疑货物1207批、2553.78万件,占货运渠道执法的32.33%和38.35%,占比增长3个百分点[6] 区域执法能力分布 - 东部沿海海关扣留侵权嫌疑货物3.16万批、8024.03万件,占比76%和98%[7] - 边境地区海关扣留1151批、86.18万件[7] - 中西部地区海关扣留0.88万批、53.32万件,其中石家庄、南昌、合肥海关扣留批次同比增长2倍以上,重庆、太原海关扣留数量大幅增长[7] 侵权货物品类分布 - 按扣留批次统计:服装鞋帽2.16万批、电子电器0.55万批、皮具箱包0.48万批[9] - 按扣留数量统计:电子电器2796.61万件、运动器械1107.48万件、烟草制品446.31万件[9]
海关总署:2024年共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措施5.32万次(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2025-04-24 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