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30亿年前宇宙“婴儿”是何模样?中法天文卫星首批成果揭示
环球网资讯·2025-04-24 04:35

核心观点 - 中法天文卫星SVOM在轨10个月发布首批科学成果 包括捕获130亿年前伽马暴信号等突破性发现 展现卓越观测性能和国际合作价值 [1][2][4] 科学成果 - 探测超过100例伽马暴 发现多例特殊类型伽马射线暴 刷新短时标伽马暴最远观测纪录 [2] - 获取22例伽马暴光谱红移 其中GRB250314A红移高达7.3 来自宇宙诞生仅7亿年的极早期 [2][4] - 光线传播约130亿年被捕获 可能源自宇宙最早期恒星塌缩形成黑洞或中子星 [4] - 与中国天关卫星联合观测20个X射线暂现源 确认14例对应体 数据向国际科学界共享 [5] 技术能力 - 搭载中法四台科学仪器 具备多波段覆盖能力 含伽马射线监视器 光学望远镜 硬X射线相机 软X射线望远镜 [7] - 展现四大核心能力:多波段覆盖 自主快速响应 精准高稳观测 全球天地协同 [7][9][10] - 像点观测抖动长期维持在6角秒范围内 有利于探测更远更暗的伽马暴 [9] - 通过法国甚高频网络和中国北斗系统实现警报近实时下传 任务响应延迟在10分钟以内 [10] 项目意义 - 项目历时20年 从2005年联合启动论证至2025年在轨交付 树立国际航天合作典范 [11][14] - 预计在轨工作至少3年 继续搜寻宇宙高能爆发现象 [14] - 将帮助研究第一代恒星形成与死亡过程 黑洞诞生机制 引力波事件电磁对应体等前沿课题 [4][14] - 推动全球时域天文学观测研究和全球高能天体物理学研究进入新阶段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