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 游戏《鸣潮》2.3版本前瞻直播引发玩家不满 官博评论累计达56.6万条 [1] - 项目组针对玩家反馈发布道歉声明 承认对前瞻通讯内容存在问题 [3] - 角色坎特蕾拉因建模问题导致外服商店评级从12+上调至16+ 后经审查降回12+ [3][9] 游戏分级影响 - PEGI评级上调至16+导致游戏推广受限 包括谷歌及社交媒体平台自动限制青少年用户广告曝光 [11] - 社区二创内容被算法过滤或降权 版本更新需重新送审可能导致延期 [11] - 品牌联名和线下活动因年龄限制受阻 厂商需争取更低评级以利推广 [11] - 日本分级制度CERO存在不透明性 分为A(全年龄)、B(12+)、C(15+)、D(17+)、Z(18+)五级 [14] - 被评Z级(18+)游戏在日本受严格宣传限制 禁止电视、网络及街头大规模推广 [16] - 澳大利亚分级委员会(ACB)审查严格 《全职猎人NEN×IMPACT》因暗示性暴力内容被拒绝分级 [18][20] - 德国审核受历史因素影响 《重返德军总部》德版因历史伤痛经历大幅修改 [23] 文化差异与审核案例 - 《剑星》因涂鸦名称与美国俚语"HARD R"发音相近 在部分地区被认定为冒犯性内容而改名 [24] - 欧美本土游戏如《巫师3》《赛博朋克2077》暴露场景易过审 二次元游戏常遭严格审查 [24] - 《弹丸论破V3》在澳大利亚通过审查 却在韩国因犯罪、暴力与性内容被禁售 [22] - 澳大利亚自2024年3月起允许认证分级员对内容进行分级 决定与ACB具同等效力 [22] 行业风险分析 - 游戏出海需精准把握不同地区文化禁忌与审核偏好 避免因文化误读导致折戟 [24][25] - 分级标准差异易导致合规问题 中东、东南亚等地区对宗教与文化传统有严格限制 [25] - 审核流程冗长且主观性强 如澳大利亚审查周期延长可能错过最佳上线时机 [25] - 分级制度动态变化加剧不确定性 欧洲国家加强微交易与虚拟货币监管 [26] - 二次元游戏以角色塑造与刺激内容为核心卖点 更易触碰分级敏感雷区 [26]
因为分级从12+到16+,鸣潮的海外的玩家吵疯了
36氪·2025-04-24 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