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2025:全球汽车采购如何应对关税与供应链“灰犀牛”?
36氪·2025-04-23 08:40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2025上海车展)今日开幕,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企业参 展,媒体日发布会超190场,全球首发车型超过100台。热闹的数字背后,是一个紧迫的议题,如何在贸 易壁垒高筑的当下重构采购体系。近日,标普全球(S&P Global)指出,地缘政治裂变,关税贸易战、 碎片化全球经济,以及复杂供应链的压力,持续破坏汽车制造商以往所依赖的稳定性。 具体到汽车采购领域,20世纪初,以福特生产模式为代表的垂直整合时代,再到以丰田"精益生产"体系 和供应链全球化为代表的全球采购崛起,以及2000年后,以成本驱动的全球化,汽车采购行业经历了长 足的发展。 但是,随着疫情、贸易冲突的挑战,供应链出现中断风险,传统依赖全球化分工的汽车采购模式遭遇空 前挑战,汽车采购被迫转向本地化。呈现转向贸易隔离成本战略、即时生产策略失效、软件采购核心等 趋势。 趋势1:从"最优到岸成本"到"贸易隔离型成本" 过去十年间,地缘政治冲突的加剧、贸易规则碎片化叠加可持续发展诉求,使得曾被视为黄金准则的全 球采购体系逐渐丧失可行性。整车企业的供应链半径持续收缩,采购战略重心从跨洲际的全球化布局, 转向以诸如北美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