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如何开展“人造太阳”聚变研究辐射安全监管?生态环境部回应
新京报·2025-04-23 06:46

规范监督管理,减少监管的不确定性。"上述监管通知的范围包容现有的各种技术路线,也纳入当前可 预期的磁约束聚变试验装置、惯性约束聚变装置以及新型的磁约束聚变装置。"她说,同时为了推动国 内聚变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创新,对于聚变能的工程应用装置也做了原则性的规范。 以风险为指引,科学分析评估各类装置的辐射安全风险,确认装置的类别,分级分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和辐射安全许可审查。目前生态环境部已经向中核集团西南物理研究院、中科院合肥物质院等11家单位 颁发了聚变装置的辐射安全许可证。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推进聚变法规标准体系的制定,密切跟踪国际聚变发展形势,积极参与国际标准 的制定,以科学严密的制度筑牢聚变事业安全发展的根基。同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吸纳 有聚变专业背景的人才,建立聚变专家咨询库。"她说。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近年来,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中国环流三号"(HL-3)等"人造太 阳"聚变研究进展可喜。对聚变的辐射安全监管有哪些考虑?4月23日,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司 长刘璐予以回应。 "作为监管部门,我们一直密切跟踪聚变科研的动态,并且积极开展前瞻性研究,在现有的辐射安 ...